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时间:2024-05-15 02:55: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3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政府令第257号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8月2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本市大气环境,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是指以汽油、柴油或者其他可燃物质作为燃料,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排气管、曲轴箱及燃油系统等向大气蒸发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

  第四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进口、销售、维修、使用机动车的单位和个人,车用燃油经营单位,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单位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南京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称市环保部门)是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公安、道路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市政公用、工商、发展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机动车及车用发动机排气污染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改善交通环境,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总量,防治环境污染。

  第二章 排气污染控制

  第七条 对本市在用机动车实行环保分类标志管理。

  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分为绿色标志和黄色标志。具体办法由市环保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行。

  第八条 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出借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不得使用超过期限的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

  第九条 根据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无环保分类标志或者黄色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制区域、限制时间行驶的交通管制措施。具体办法由市环保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 机动车上牌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气污染标准和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以下称排放标准)。

  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

  第十一条 在本市初次登记上牌的机动车,不符合本市执行新的排放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本市籍机动车,经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达到该车制造时排放标准的,可以转入本市:

  (一)机动车车主户口迁入本市的;

  (二)本市居民和单位的机动车在外地登记的;

  (三)驻本市的境外机构自用的;

  (四)法院判决给本市单位或个人所有的;

  (五)用于反恐、安全、急救、卫星通信转播、特种检测、防弹运钞等特殊用途,且发动机型号符合现行国家环保达标目录。

  第十三条 机关、事业单位购买公务用车应当采购排气污染低的车辆。

  第十四条 鼓励城市公交、出租和道路客运使用排气污染低的车辆。

  第十五条 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不得排放黑烟或者明显可见大气污染物。

  第十六条 使用机动车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对机动车进行维护、修理。在用机动车的发动机及排气污染控制装置应当保持正常的技术状态,排气污染符合排放标准。

  机动车所有者和使用者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

  第十七条 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维修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机动车进行维修并自检,维修后的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符合排放标准。

  (二)排气污染防治使用的测量器具,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三)二类(含二类)以上车辆维修单位,需配置符合规定的机动车排气检测设备。

  (四)对机动车大修、发动机总成修理以及排气污染防治专项维修的,应当建立维修档案。

  第十八条 禁止销售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车用燃油及清净剂。

  第十九条 鼓励、支持和推广使用低污染燃油、替代燃料等清洁车用燃料。销售车用燃油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明示油品质量标准。

  第二十条 鼓励城市公交、出租汽车优先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第三章 排气污染检测

  第二十一条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在用机动车的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情况,可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定期检测排气污染。

  排气污染定期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不予通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并应当责令其及时治理。

  第二十二条 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检测单位具有法定检测资质;

  (二)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技术人员;

  (三)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经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检测设备应当接受环保部门组织的定期比对试验;

  (四)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档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排气污染检测,如实出具排气污染检测数据报告。

  第二十三条 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检可以采用目测、仪器设备检测、自动检测、自动识别或者拍摄数字影象等方法。

  目测和拍摄数字影象检测适用于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排放黑烟或者有其他明显可见污染物的机动车。

  目测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市环保部门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实施。

  第二十四条 市环保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状况进行抽检。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环保部门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状况进行检测。

  市环保部门应当及时将抽检、路检结果通知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

  第二十五条 定期检测、抽检、路检不合格的机动车,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自收到检测结果通知之日起30内维修治理,并按规定进行排气污染复检。不维修、不复检或者复检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上路行驶,并不予通过环保定期检测。

  第二十六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抽检、路检和复检的,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得要求机动车车主到指定的场所维修治理排气污染,不得指定单位和个人使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的产品。

  第二十八条 市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单位的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并对经其检测的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

  第二十九条 市环保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车辆维修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车辆维修单位依法做好对维修车辆排气污染的检测工作。

  第三十条 市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发布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抽检、路检信息,方便群众查询。

  第三十一条 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单位应当建立检测数据传送网络,同步向市环保部门申报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的实时数据。

  第三十二条 城市公交、出租及客运单位应当建立排气污染控制制度,减少排气污染。

  车辆维修单位应当向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公开服务承诺,保证经其治理的机动车在维修保质期内排气污染达标。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环保部门举报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市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依法处理,不得推诿。

  第三十四条 市环保部门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举报联合处理制度。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超标的,可以向该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发出排气污染超标通知,督促其治理。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由环保部门处以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在用机动车在停放地经排气污染检测不合格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的,可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路检不合格的车辆,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行驶证;逾期不治理的,由环保部门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治理合格的,由当事人凭环保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领取行驶证。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环保部门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1998年5月10日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和1998年4月1日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南京市禁止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营出版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营出版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废止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成本条例)第十二条和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成本,在出版、书刊印刷企业指生产成本,在图书发行、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指商品流通费用。

关于实施范围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的实施范围为下列实行独立核算的国营出版、书刊印刷、图书发行、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以下统称企业):
一、经国家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并取得了社号的综合出版社、专业出版社、出版公司;
二、专门从事或以书刊印刷为主的印刷厂;
三、各级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和其他专业书店等图书发行企业;
四、各级出版部门所属的出版印刷物资供应公司(印刷器材生产厂、站、服务部);
五、国营出版企业为主与国营企、事业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出版企业联营的出版企业。

关于成本开支范围
第四条 出版社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
一、出版物出版过程中,支付给作者、译者、校订者的稿费和校订费以及向其他出版社租型造货所支付的租型费,支付给编辑部门委托社外人员与本社职工业余时间进行审稿、设计、编辑、抄稿、校对、绘图复印等费用;
二、出版物出版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出版物生产加工过程中支付给印刷厂的制版费、印刷费和装订费等;
四、因出版社解除合同或中途停止出版造成的损失,出版物印刷生产加工过程中因故变更书稿内容,而发生重制、重排、重印、换页或重装的工料费,出版发行过程发现的差错等所发生的扣除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和费用;
五、委托外地造货发生的代办手续费和半成品外部加工费;
六、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凭费和修理费;
七、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税金、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
八、按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
九、材料、书刊和其他产品盘亏和毁损;
十、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诉讼费、聘请律师费;
十一、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十二、出版物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储运费、包装费、损耗费、宣传推广费、代办手续费;
十三、办公费、旅差费、会议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冬季取暖费、水电费、邮电费、外事费、消防费、组稿采访费、摄影费、编绘用品费、样本赠阅费、图书资料费、内部刊物费、检验费、仓储费、注册商标费、展览费、末成立工会组织的出版社文体学习费等编管费;
十四、经财政部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
第五条 书刊印刷厂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
一、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不包括出版社自备的纸张和装帧材料)、辅助材料、铅耗、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以及委托外部加工材料的正常盘亏等费用;
二、企业内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购置样品样机和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试制失败发生的损失由同级财政机关批准在企业营业外列支,不得列入成本;
三、产品包修、包换、包退的费用,残次品的修复费用或报废损失,停工期间支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维护费和经营管理费和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帐损失;
四、本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六至八款、第十款、第十一款、第十三款和第十四款所列的有关费用。
第六条 图书发行和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
一、购进、销售、调拨、储存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包装费、宣传推广资料费和内部刊物的费用,以及按规定经批准的商品盘亏、在途商品损失、滞销商品的降价、报废损失和库存图书分年核价损失,低值易耗品原价;
二、委托代发、代销、代储、代运和通过银行结算的手续费;
三、本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六至八款和第十款、第十一款、第十三款和第十四款,第五条第二款、第三款所列的有关费用。
第七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在出版社为纸张、装帧等材料;在印刷器材生产厂为铅板、铅、植物油、蓖麻油、炭黑、松香、锌皮板、铜等材料;在书刊印刷厂为印刷用的油墨、压膜用的塑料薄膜等。辅助材料,是指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
形成的材料,如照像制版中使用的胶片、药液,装订用的铁丝及各类粘胶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回收的边角余料、下脚料、废料以及回收的包装物等,凡有利用价值的,应作价入帐,并分别冲减成本费用。
第八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内和单价在500元以下的劳动资料。有些物品虽价值高于500元,但属于易损坏、破碎或更换频繁的,也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
第九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包括大修理费用和中小修理费用。出版社和图书发行企业,不提大修理费用。修理费用按实际开支列入成本,数额较大的,可分期摊销,最长不超过两年;书刊印刷企业和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可按规定按月提取大修理费用并列入当月成
本。
第十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试制新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在图书发行企业是指为改善图书流转环节的操作技术,按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费用;在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是指为改善商品养护、保管、加工改裁所发生的费用。新产品试制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
、购置样品样机和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一次或分次摊入成本。
第十一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是指企业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的人员(含炊事人员)的标准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不包括应在奖励基金中列支的工资改革增加的工资和应当在工会经费或职工福利基金中开支的工会干部、幼儿园、托儿所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工资以及应当在
营业外列支的退职金、退休离休费和长期病假人员工资,也不包括应由更新改造资金支付的清理报废固定资产人员的工资和应当由专项工程负担的人员工资。
第十二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福利费,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副食品价格补贴和各种奖金(包括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以及落实政策补发的工资和生活困难补助费后的数额的11%提取。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支付给固定职工、临时职工、计划
外用工中经县以上劳动部门正式批准的常年参加企业生产的亦工亦农人员和个别企业用集体所有制的招工指标招收的人员的工资。
第十三条 按规定可以列入成本的奖金以外,其余各种奖金、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经劳动部门批准实行完全计件工资的除外)、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属于实行利改税企业的,应在企业留用的利润中列支,不得列入成本。
第十四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工会经费,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副食品价格补贴和落实政策补发工资以及生活困难补助费后的数额的2%提取,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范围内掌握开支。
第十五条 按规定的产品包修、包换、包退费用,应由本企业负担的列入成本;应由外企业负担的转由外企业负担。
第十六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废品损失和坏帐损失,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可以修复的费用,包括在返修过程中补领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配件价值和支付的工资等,以扣除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列入成本。
二、坏帐损失是指由于债务单位撤销,依照民事拆讼法进行清偿后,确认无法追还或因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追还等原因造成的债权损失。坏帐损失,应在取得债务与企业主管部门、财政机关或法院等有关单位的书面证明,按损失净值,出版社和
印刷企业列入成本,图书发行企业和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列营业外支出。
三、出版社图书降价和报废损失,比照图书发行企业的办法办理。
第十七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保险费、契约费、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诉讼费、聘请律师费、专用技术使用费以及排污费,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企业进行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照实际交纳的保险费用列入成本。保险公司给予企业的优待,应冲减保险费支出。
二、企业支付的契约费、合同公证费、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咨询费、诉讼费、聘请律师费可以按数额大小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
三、引进技术的技术转让费,在引进技术项目投产后支付的,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在引进技术项目投产前支付的,作待摊费用处理,投产后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引进技术的职工培训费,可以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为掌握使用引进技术发生的其他费用,列入引进技术项目投产后的成
本。
四、企业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可以列入成本;但从开征后的第三年起,企业继续超标准排污,按规定加收的排污费和罚款,应在企业留用的利润中列支,不得列入成本。
第十八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应按支出数扣除流动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后的余额列入成本。银行按规定加收的各种加息或罚款,应在企业留用的利润中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第十九条 出版社的样本赠阅费、内部刊物费和支付给编辑部门委托社外或本社职工业余时间进行审稿设计、编辑、抄稿、绘图复印等费用,按下列办法开支:
一、出版社的样本赠阅费,是指出版社按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和数量留作内部用的工作样书和赠送给作者及有关单位的样书费用,内部工作样书和给有关单位的样书应严格控制,经社长批准,按图书实洋转帐。
二、内部刊物费,是指出版社为编辑、出版业务所用的内部刊物而发生的纸张材料、稿酬和印刷等费用,有收入的应将收入抵支出后的净额列入成本。
三、支付给编辑部门委托社外人员或本社职工业余时间进行审稿、设计、编辑、抄稿、校对、绘图复印等费用,应由出版社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财政机关备案,否则不能在成本中开支。
第二十条 按规定列入商品流通费用的商品损失,是指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平均先进商品损耗定额内的损耗损失,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非自然灾害、非责任事故造成的定额商品的损耗损失。
由于自然灾害、责任事故原因造成的商品损耗损失,一律不得在商品流通费中列支。凡属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已投保的企业由保险公司补偿,不足部分列营业外支出;未投保的企业经批准后列营业外支出。凡属责任事故原因造成的,由责任人承担,责任在外单位的应向外单位索赔;
责任在本企业的,除对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纪律处分外,必要时应由直接责任人赔偿部分损失,赔偿后的净损失,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列营业外支出。
第二十二条 经财政部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包括:
一、经财政机关批准开支的上级管理机构经费,年终如有结余,应冲减企业成本或抵作下年度使用;
二、在图书发行过程中造成图书破损必须进行技术处理而发生的费用;
三、经财政部批准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三条 下列各项费用开支,不得列入生产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
一、应在基本建设投资、各种专用基金和专项经费中开支的费用;
二、应在企业留用的利润中开支的各种奖金,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经劳动部门批准实行计件工资的除外)、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
三、超过国家规定开支标准部分的各项费用支出;
四、基本建设借款和专项借款的利息;
五、属于营业外的各项费用;
六、应在企业留利中开支的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七、应由企业自有专用基金开支的建筑税、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购买国库券等支出;
八、应由行政经费、事业费开支的各项费用;
九、应由销售收入中列支的税金和销售折扣;
十、企业自愿对各种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的赞助;
十一、超定额编辑费,应在奖励基金中开支。
第二十四条 企业对于既没有国家法律规定,又没有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明文批准收费的各种摊派款项,有权拒绝支付。

关于成本核算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按照财政部制定的有关成本核算的统一规定和主管部门的补充规定进行成本核算,并可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确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具体方法,但不得与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机关的统一规定相抵触。
第二十六条 出版社图书成本的核算应按现行规定的定价标准类别分类,一般以每一种书为成本核算对象,并分清初版、重版和印次。杂志应按每种每期杂志进行分批核算。
一、书刊的核算单位。
(一)正文(包括图书和杂志)以印张为核算单位。一个印张是指787×1092毫米规格的标准纸的半张(双面印),成本正常核算时,以千印张为计算单位(相当于上述规格的平版纸一令)。不同规格的纸张须折合成标准纸千印张,如千印张850×1168毫米规格的纸折合
成787×1092毫米规格的标准纸为1.155千印张
850×1168
(折算方法是:————————=1.155)。
787×1092



(二)书刊的封面、护封、封套、插页作为书刊成本的组成部分,但不计算印张,部分插页如按出版统计规定可视同正文计算印张的,则作为正文处理。
二、书刊印刷厂是按照排字、印刷、装订工艺步骤分类归集和设置产品计算对象的,其产品,可采取品种法(简单法)作为成本的计算方法,也可根据情况,对某些印件进行分批核算。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按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组织成本核算。
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或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采取计划价格计算成本的企业,月终结算成本时,必须按照规定调整成本差异,不得任意多摊或少摊成本。
第二十八条 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分别按下列3种方法列入产品成本:
一、凡单价在规定限额(出版社20元,印刷厂50元,基层新华书店10元)以下的管理用具和小型工、卡具,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
二、凡单价超过上述限额的低值易耗品,按五五摊销法摊入成本,即在领用和报废时各摊销50%。大量领用时可列入“待摊费用”科目分月摊入成本,最多不得超过12个月。领用部门应设立明细帐。
三、凡单价虽够固定资产规定标准,但由于易损坏、易破碎或更换频繁,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列入低值易耗品目录的,按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办法,分期列入成本。
四、根据书刊印刷厂的特点,某些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物品和生产专用工具,因使用年限较短、容易损坏、更新频繁的,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也可列入低值易耗品目录,按低值易耗品方法列入产品成本。如手动拉纸车、汽泵、七点五千瓦以下的电机、照明用灯具(如氙灯等)胶筒、
铸字台、排字架、金属底台(铝底板)、胶辊、化铅锅、工具等。
五、书刊印刷厂铸字、浇铅板使用的铅料,领用时列入“待摊费用”科目核算。每月根据铸字和浇铅板溶化合金铅的重量,按3%的损耗计算摊销数,乘以帐面平均单价列入产品成本“车间经费”科目。在会计报表的资金平衡表中“待摊费用”栏下,加其中:合金铅金额。
六、成批购入单价在500元以下,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同类物品和单价在500元以下的设备(如收录机)均按固定资产处理。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在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的前提下,划清成本核算的界限,不得将本期成本转作下期成本,也不得将下期成本列作本期成本;不得将在产品成本列作产成品成本,也不得将产成品成本列作在产品成本。
一、出版社的产成品,是指书刊装订完毕,已经送到书店、邮局或本单位指定的仓库,经验收入库的数量;10万册以上的出版物装订时间较长,已完工50%以上并已部分收款,可按全部出版处理。
二、书刊印刷厂应建立和健全在产品的登记和盘存制度,如实计算在产品的数量和成本,以提高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书刊印刷厂各类产品的在产品与产成品的划分界限规定:
(一)各类印刷排版产品以付型为产成品,未付型的为在产品。
(二)各类胶印照相制版产品,以打样签证为产成品,未签证的为在产品。
(三)各类印刷产品,以按印制单规定的产量,印刷、检查完毕,可供销售或可转装订车间装订者,为产成品,在此以前作为在产品。
(四)各类装订产品以装订、检查、包扎完毕可供销售者为产成品,在此以前为在产品。
三、其他产品以作为产品交库或已能分段对外计件收款或虽不能对外计件收款,但可以全部移交下道工序施工者,作为产成品,在此以前均作在产品。
各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以工时法或约当产量法计算,其公式如下:
1.工时法:

各产品的当 本月该产品车间成本总额 本月生产
= ——————————— ×
月产品成本 该产品本月车间生产工时 品工时

2.约当产量法:

各产品的当月 按各工序约当产量系 单位
= ————————— ×
在产品成本 数计算的约当产量 成本
第三十条 出版社和书刊印刷厂成本计算方法。
一、出版社书刊成本的计算方法:
直接成本:按发生费用的项目一次计入成本。
间接费用:按成本计算期内出版的总印张(或初版字数或总定价)分别摊入各印次或各类书刊成本。
二、书刊印刷企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直接成本:按发生费用的项目一次计入成本。
间接费用:车间经费应按产品设立明细帐,凡能直接计入受益产品的车间经费,应尽可能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共同费用,可根据各产品工资或产量比例分配。
书刊印刷企业的企业管理费应根据各产品的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等之和)比例分配。辅助生产如有销售收入的,也应负担企业管理费。
书刊印刷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劳务成本亦应按受益单位的耗用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第三十一条 出版社、书刊印刷厂的成本核算资料必须完整,如实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凭证、帐册、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等资料,内容必须齐全、真实,记载和编制必须及时。
第三十二条 图书发行、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应按月、按季、按年正确计算本期的商品流通费,严格划清以下界限:
一、划清本期费用与下期费用的界限,各期费用不得提前或延后列支;
二、划清商品流通费和非商品流通费的界限,不属于商品流通费范围的开支不得列入,应在商品流通费开支的也不得在其他项目列支;
三、划清本企业费用与外单位费用的界限,为外单位垫付的费用应及时结算收回;
四、划清大修理与更新改造、基本建设的界限,凡属于更新改造或基本建设支出,应在专用基金或基本建设拨款中列支;不提大修理费用的企业按第九条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图书发行企业商品流通费由销售费用和调出费用两部分组成,兼有两种业务的企业,采取直接认定或合理方法分摊。开展多种经营的图书发行企业,如分别核算,其费用也应采取直接认定或合理方法分摊。因代发而支出的费用,应在代发手续费收入中列支。
第三十四条 企业在年度终了前,必须认真进行财产物资盘点清查工作,弄清家底,核实盈亏,对流动资产盘亏盘盈,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审核批准后,按扣除责任者赔偿后的余额调整成本。

关于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五条 企业的成本的商品流通费计划,是企业财务计划的组成部分,其编制方法和程序如下:
一、在本年第四季度预计当年指标完成情况,本着合理、需要、节约的原则编制下年度各项计划指标,并按时报送主管部门。
二、企业应根据主管部门审核下达的年度成本计划指标和商品流通计划指标,严格掌握开支。遇有特殊情况需要追加年度计划指标时,应及时报送主管部门审批。
三、成本计划和商品流通计划包括商品销售额、商品流通费总额、商品流通费水平和商品流通费降低幅度、成本降低幅度等总计划指标,以及企业管理费等专项指标。
四、企业应将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成本计划指标和年度商品流通计划指标分解、落实到企业有关部门、车间,实行分口管理,采取措施,保证完成。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对上级下达的成本和商品流通计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列为经济责任制的一项内容进行分析、考核,出版社主要考核每千张成本和产品成本降低率;印刷厂主要考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图书发行企业、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主要考核商品流通费用计
划执行和商品流通费用降低率。
第三十七条 企业要经常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信息,包括书刊发行情况,读者对书刊品种的要求情况,书刊定价情况,书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出版物印刷、排装的质量以及纸张材料资源、印刷生产能力等情况,并据以制定降低成本、缩短印刷周期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组织各职能部门在社长(厂长、经理)总会计师领导下,认真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根据生产经营特点,按平均先进的原则合理制定产量定额、工时定额、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
二、建立和健全物资的收发、领退、计量、计价、检验和盘点制度,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始记录必须准确、完整、清楚。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在社长(厂长、经理)、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一、社长(厂长、经理)应负责领导成本计划的编制、组织计划的实施,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支持财会部门加强监督,维护财经纪律。
二、总会计师(企业主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要协助社长(厂长、经理)组织领导成本的管理工作;审查成本计划,审核重要项目的开支并对执行情况负责。
三、财会部门具体负责成本计划的编制、分解、落实和执行;按国家政策规定监督、检查成本的开支情况;进行各项费用的核算和分析;参与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办法的制定,报告有关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四、其他各职能部门对成本管理的职责是:
(一)生产部门负责制订生产定额,编制和和落实生产、作业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和合理调度;提高工时利用率,减少停工、窝工损失;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产品、半成品的资金占用;组织各基层单位对在产品、半成品定期进行盘点。
(二)计划统计部门负责组织全厂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划的汇总和平衡;及时、准确地进行生产统计,为成本管理提供有关的数据。
(三)技术、工艺部门负责制定、检查各项物资消耗定额;搞好产品设计,采取先进工艺、技术和科学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质量、产量,降低原材料等各种物资消耗、节约能源和工时,降低产品成本。
(四)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办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产品检验;落实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提高优级品率,减少不合格产品和废品损失。
(五)物资供销部门负责编制销售计划和物资采购计划,制订物资储备定额;对物资进行严格的计量检验,控制消耗,定期盘点;合理组织物资的采购、运输,降低采购和销售费用。
(六)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设备利用定额和管理制度,编制机械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计划;保证企业各项设备正常运转;组织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维修保养费用。
(七)劳动工资部门负责制订劳动定额和劳动保护措施;改进劳动组织,合理组织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做到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生产事故;按照国家政策和计划的要求,控制工资、福利和奖金的支出;编制劳动保护费用计划,节约劳动保护费用开支。
(八)行政部门要加强企业管理费的控制和管理,节约经费支出。

关于监督与制裁
第四十条 企业的社长(厂长、经理)负责对企业的成本进行下列监督:
一、审查成本计划,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二、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三、监督执行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核算的规程;
四、执行财政、锐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处分决定;
五、审核成本报表,签署上报。
第四十一条 企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的成本进行下列监督、检查:
一、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二、对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单独或会同财政、税务的机关调查处理,督促企业执行财政、锐务机关和上级的奖惩决定;
三、按期会审所属企业的报表,提出审核意见。
第四十二条 企业应接受并配合审计、财政、锐务机关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依法对企业成本的管理进行下列监督、检查:
一、监督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及其他各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二、对违犯成本条例的案件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监督企业对违法行为和有功人员的奖惩处理,检查执行情况;
四、检查其他与成本有关的问题。
第四十三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并犯有成本条例第三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企业,除按照财务和税收规定处理外,还应按情节轻重,分别处理。对情节较轻的,责令企业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相当于侵占国家收入金额20%至100%的罚款。企业支付的罚款,在企业留用利润中
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二、三款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其情节较轻,认错态度较好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确属明知故犯的,处以相当本人3个月工资以内的罚款,并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第三十国条第四、五款违法行为之一的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处以相当本人3个月工资以内的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上述“本人工资”,是指本人的标准工资,不包括各种津贴和其它收入。
第四十七条 企业的领导人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对明知违法行为不抵制、不揭发的,应与违法行为直接责任人同时受到处罚。
第四十八条 违反成本条例并犯有成本条例第三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报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但没有发生成本条例第三十四条所列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由企业主管部门、财政、税务机关给予批评,并限期改进。
第五十条 对坚持国家政策,维护成本条例,揭发和检举违法行为的人员,由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表扬或适当奖励。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出版登记号的实行企业管理的杂志社和非出版系统的全民所有制出版印刷物资供销企业,可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五十二条 书刊印刷企业可根据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或作必要补充规定,报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机关备案。
第五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随同成本条例实施,过去有关规定凡与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相抵触的,一律废止。
第五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1987年4月10日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探讨

王胜宇


  在我国实行的主要是夫妻共同财产制和夫妻财产约定制相结合的方式。
  夫妻共同财产制是指将夫妻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合并为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至婚姻关系终止时分割。基于共同财产的范围不同,共同财产制还可分为一般共同制、动产和所得共同制、婚后所得共同制、劳动所得共同制等多种形式。一般共同制的共同财产范围最大,不论是夫妻的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一律归夫妻共同所有。动产和所得共同制是指夫妻在结婚时的全部动产和婚后所得归夫妻共同所有。婚后所得共同制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劳动所得共同制则是仅以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收入作为夫妻共同所有。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是这样规定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以上婚姻法律只是对共有财产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我国的夫妻共有财产制应当还属于婚后所得共同制。
  婚后所得共同制在我国的婚姻法律中地位十分重要。《婚姻法》历经修改,不断补充完善,但对于婚后所得共同制作为法定夫妻财产制度的原则却一直保持不变,其立法目的大概如下:
一是婚后所得共同制符合婚姻关系的特点。二是婚后所得共同制符合中国的国情。三是婚后所得共同制有利于交易安全。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议形式,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的一种财产制度。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接受了夫妻财产的约定制度。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没有给出固定的约定书模式,而是由夫妻自行创造。并且夫妻财产的约定应当是明确的,应当让第三人获知的,如果第三人不知道夫妻财产的约定,这种约定只能在夫妻双方之间存在效力。完善夫妻财产约定可以从约定的方式、内容、公示、约定的有效条件以及约定的变更等方面予以完善。
  婚姻法中更多规定的都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法律财产关系,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夫妻财产关系除了包括婚姻法中所提到的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关系,也包括夫妻关系存续前的财产关系的财产关系。
  一、夫妻关系存续前的财产关系:夫妻关系存续前的财产关系也就是婚前财产关系。虽然,严格意义上而言,婚前财产关系不能说是夫妻财产制度的一部分,但是现实当中婚前财产很多都可延续使用至婚后,婚前财产关系的存在对婚姻的影响十分巨大,因而它也是婚后夫妻财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婚前财产关系也应当是夫妻财产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事实上,婚前财产关系在一定程度内长期存在着,并且由此在民间引起很多的纠纷。
  长期的民间传统习惯所致。婚前,男方一般要向女方赠送一定的彩礼。以前,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民间彩礼数目不是太多,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情形较多,所以由于这方面引起的争议不多。但是在现代社会,彩礼越来越多,有的男方甚至为了给女方的彩礼而倾家荡产,有的女方家庭主动要求一定数额的彩礼,否则就不同意这门亲事。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断加大,男方赠送了彩礼但最终基于各方面原因而没有成婚的情形也越来越多。于是,由此引起的争议和纠纷不断。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婚前彩礼作了明确的规定。
  1、婚前彩礼的规定: 200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当然,适用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最高法院的这个司法解释对婚前彩礼作了明确规定,无疑是个进步。但是,对于该条款第一项的规定在现实当中的执行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因为,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依据地方风俗办理了婚事,这是虽然双方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事实上双方已经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可以以事实婚姻对待,这样就适用对于离婚财产分割的规定。但若在1994年2月1日之后,则应当以同居关系对待,即原则上以男方拿男方财产,女方拿女方财产。但是对于彩礼就很难说了,他应当是男方的,还是女方的呢?首先应当由双方协商。若双方协商不成,应当归男方为原则,适当照顾无过错方。因为男方赠送女方彩礼是以结婚为最终目的的。婚姻关系若没有成功,男方有权取回彩礼,但男方若存在明显过错,则可以给予女方适当补偿。
  2、婚前同居财产的规定: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男女在婚前就同居在一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甚至同居若干年还不结婚。有的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创造的大量的财产,对于这些财产也理所当然由婚姻法律规范所调整。广义上的同居包括了两个含义,一个是男女双方没有经过合法手续而居住在一起,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法同居”;另一个是男女双方在经过法律程序以后而同居在一起。这里讲的是第一个含义。男女双方同居一段时间以后往往会发生经济上的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若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解除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者除外)。但若涉及财产纠纷的,法院应当受理。对于婚前同居期间获得的财产,处理的原则可以借鉴对于无效婚姻的处理原则,即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是同居期间获得的财产应当按照共同共有,双方依据比例取得财产所有权,但能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二、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关系: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关系的处理,会直接影响一对夫妻的感情,一个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而婚姻法律所解决的主要财产关系也正在这里。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结婚后分居期间所获得财产的归属问题:分居按程序不同,可分为司法分居与事实分居。前者须经过司法程序确定或获准。可依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分居的诉讼请求确定,或双方达成分居协议后,请求法院确认。后者是指法律允许当事人不经司法程序即可形成分居。有的国家立法未将同居作为夫妻人身权利义务而加以规定,因而法律对当事人是否同居、分居的规定相当宽松。我国目前婚姻法是没有司法分居的。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承认事实分居的。夫妻分居期间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在分居生活期间各自所保的财产。由于分居期间双方各自管理自己的财产,因此,在分割财产时,应当以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为原则。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等的财产抵偿另一方。不少学者认为这一规定有悖于公平合理原则,会给离婚案件的审理带来困难。这里适用差额补偿另一方规定应当以一方有过错为前提。否则,明显违背公平原则。
  2、结婚后受赠、继承财产的归属问题:关于受赠财产和继承财产原来是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因为原来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和继承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被认为是对赠与人对自己所有的财产行使处分权的一种限制或否定,是违背赠与人和继承人意志的。而这种对赠与人和继承人处分权的限制或否定,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也是与民法对财产所有权的有关规定相冲突的。但是,《新婚姻法》及200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这个问题给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即赠与合同和继承中明确给予一方的财产归一方所有,而不管经过多长时间。对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的问题,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但同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如果夫妻一方与他人私下协议,以赠与的方式达到买卖的目的,并在赠与合同中规定该物只赠与夫妻其中一方,那么该物将以一方的个人财产形式出现,而不是作为夫妻共有。比如夫妻一方背着另一方在外面购买房产,而与售房者私下商定双方签定赠与合同,且规定只赠与夫妻中的一方所有,而暗付房款。虽然我们清楚这种做法是与婚姻法的立法本意相违背的,但却不能避免有人会采用这种方式来恶意隐匿财产,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在婚姻法中规定,有证据证明以赠与合同掩盖买卖实质的行为,该赠与合同中所涉及财产仍为夫妻共有。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债务清偿的问题:现实当中夫妻一方或双方贷款或举债从事经营活动、信用消费、按揭购房购车等。对于因此而欠债需要清偿时,学者们提出了众多不同的观点,如将债务分为生活性债务和经营性债务等。我认为,对于因此需要清偿的,能否用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债务应当以债务的产生是否和夫妻双方“相关”。该“相关”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如果夫妻双方,甚至家庭成员都知道并且同意了债务人的这种引起债务的行为,债务人行为所带来的收益为家庭公用,或者家庭成员参与了引起债务的行为中,并且夫妻之间事先没有财产协议,则该债务应当由双方共同承担。当然举证责任在债务人一方,如果债务人不能举证,则由家庭共同财产清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也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如何证明?可以考虑适应上述主客观相结合原则。
  婚姻法对夫妻财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夫妻和睦社会安定的法制基础。而对夫妻财产制度进行不断思考和实践,才是使其日益完善的最好方法.


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胜宇